功能膜材料作为“十二五”重点扶持专项工程,获得政策大力扶持,水处理膜、太阳能电池膜、平板显示薄膜、半导体及微电子用薄膜等领域,将涌现出一批成长前景良好的公司。
在水资源总量控制与水权流转等相关政策下,污水处理行业将成为用水指标的“创造者”,从而将极大扩展污水处理公司的市场空间,进而为水处理膜企业带来增长动力。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污水回用率达到10%。一些外国企业的高端超滤膜价格已由10年前的400多美元/平方米下降为约50美元/平方米,价格压力减小,有利于水处理膜广泛应用。微滤、超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在海水淡化、给水处理、污水处理与回用等领域的工程应用规模迅速扩大。
“十二五”期间,国内海水淡化膜的市场空间在12-18亿元,MBR膜的市场空间在12亿元左右。行业的爆发性增长,取决于节能环保标准的大幅提高。
相关上市公司包括碧水源(300070)、国中水务(600187)、创业环保(600874)、洪城水业(600461)等。
可令薄膜太阳能电池产生电压的薄膜厚度仅需数μm,目前转换效率最高达13%,可用价格低廉的玻璃、塑料、陶瓷、石墨、金属片等不同材料作为基板。由于光伏电池薄膜具备良好的可挠性,可以制作成非平面构造,扩大受光面积,届时这种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广泛用于手表、计算器、窗帘甚至服装上。
太阳能电池薄膜正在展现出勃勃生机,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量的18%左右,预计2030年占比能达到30%。另据行业权威人士估计,未来十年,光伏建筑将成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应用的最大市场,前景十分诱人。
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广东榕泰(600589)、拓日新能(002218)、南玻A(000012)、金晶科技(600586)等。
平板显示产业的许多上游关键基础材料都是与真空薄膜材料和薄膜技术紧密相关的,例如:ITO导电玻璃、彩色滤光片、背光模组材料、增亮膜、手机面板材料、PDP屏幕表面防辐射薄膜等,都要采用薄膜材料。
相关公司包括长信科技(300088)、万顺股份(300057)、彩虹股份(600707)、莱宝高科(002106)等。
半导体及微电子用薄膜市场持续景气,变频家电对于薄膜电容需求量高于普通家电,随着其节能环保优势得到推广,未来市场空间极大。另外,随着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投资比重的加大,铝电解电容器缺口巨大。而LED芯片本质上也是一种膜成长技术,其主流工艺是MOCVD。
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法拉电子(600563)、铜峰电子(600237)、江海股份(002484)、乾照光电(300102)等。
全球偏光板行业目前已进入稳定增长期,但垂直整合型偏光板厂商正在快速侵蚀专业偏光板厂商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面板高世代线产能释放,急需偏光板本土配套。
由于偏光板生产线的特殊性导致国外偏光板产能转向国内存在困难,一旦国内偏光板企业成功量产配套生产线,结合国内偏光板厂商在价格,供货及时性等方面的优势,将具有长期进口替代的潜力。
今年以来,康得新(002450)、南洋科技(002389)等多家公司纷纷斥资进入光学级聚酯薄膜行业。业内人士介绍,光学膜产品附加值高、下游领域需求量大,是吸引多家上市公司进入的主要原因。
奥维咨询公司副总经理文建平指出,包括光学膜在内的高端聚酯类薄膜,是制造聚酯薄膜电容器和液晶显示器的关键上游原材料,电子材料级别、光学薄膜级别的特种聚酯薄膜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国内目前主要从日本进口,未来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①、下游应用广泛
业内介绍,近年来全球聚酯薄膜行业高速成长,产能规模快速扩大,而国内聚酯薄膜行业一直存在结构不合理现象,现有生产线多数所产薄膜为单层结构或简用性能,只适合一般用途,高附加值产品和特殊用途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聚酯薄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电子绝缘、护卡材料、影像胶片、热烫印箔等众多领域。其中,应用于包装材料的普通聚酯薄膜厚度一般在8μm-75μm(微米,1μm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的中厚型特种聚酯薄膜厚度一般在75μm以上。 光学级聚酯薄膜具有低雾度和高透光率、表面光洁度高、厚度公差小等出色的光学性能,主要用于高端液晶显示器材中的扩散膜、增亮膜、反射膜、抗静电保护膜、触摸屏中的保护膜以及软性显示器用膜等领域。而且,光学级聚酯薄膜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展,例如应用于汽车领域的防紫外线隔热贴膜等。 此外,近年来应用于电子信息产品的电子电路向集成化和平面化方向发展成为总体趋势,这对电子元器件的片式化、小型化、高精度、一致性、可靠性和适应表面组装多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为光学级聚酯薄膜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②、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的兴起,对于上游关键材料如光学膜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方正证券预计,光学膜在液晶面板中应用量较大,约占到液晶面板成本的10%左右,以一条8代线总投资200亿元计算,其光学膜的需求就达到20亿元。 液晶面板上游原材料中,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和背光模组是6大主要原材料,光学膜在背光模组、偏光片、液晶材料等都有使用。许多上游材料此前都只能从海外采购,最近几年京东方一直在力推产业链国产化,在同等品质下,会更加扶持国内上游供应商。 奥维咨询副总经理文建平认为,国内包括液晶电视在内的电子产品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目前国内的光学膜产能极小,光学膜项目以对下游液晶显示器材行业的国产化水平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南洋科技日前披露的非公开发行预案称,公司计划以每股22.77元价格发行不超过3200万股,募集资金7.2亿元,投向“年产2万吨光学级聚酯薄膜项目”和“年产5000吨电容器用聚酯薄膜项目”。 康得新出资2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进军光学膜领域。券商分析师预计,随着液晶面板产能向国内转移,康得新在光学膜市场上大有可为。目前国内光学膜厂商主要有乐凯等公司,但是都没有进入主流供应商行列,国内市场基本上被外资企业占据。 溅射制程为产能瓶颈,电容屏明年仍供不应求:目前Glass 电容屏的产能瓶颈在于溅射(Sputtering)制程,在普通TFT-LCD 的CF(彩膜)制程中,溅射制程只需要24 秒即可,但投射式电容屏制作的Sputter 则需要65-70 秒,即产能几乎掉一半。此外,溅射设备的购置也比较耗时,购货周期至少为半年。由于溅射制程的耗时导致产能扩张缓慢,各厂商在原有产能基础上无法加大产出。以富士康对OCA 膜需求预估,明年苹果iPad 订单预计为4000万台;触摸屏厂产能远远不足。 1、国风塑业(000859)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电容器特别是薄膜电容器需求量快速增长。据介绍,作为薄膜电容器的核心介质材料,电容膜占其成本的70%以上,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电子专用材料之一。由于其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很少生产,大量依赖进口。国风塑业已拥有2项核心的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了该项目的技术壁垒,在技术开发、人才、市场网络和品牌客户等方面具备优势。 国风塑业投入2.05亿元上马电容膜项目,达产后可年增营收2亿元、净利润3722万元。公司拥有亚洲最大的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特别是在太阳能和光学领域的应用,导致需求明显增加,特别是出口激增,实现出口收入 1.14亿元,同比增加64.78%,价格也一路上扬,效益大幅增长。 2、康得新(002450)
康得新公司募资20亿元,用于打造光学膜产业集群。募投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为,投资建设年产2亿平方米光学薄膜,并配套生产5万吨光学膜基材PET,1万吨保护膜和0.61万吨UV固化黏合剂,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完整的光学薄膜产业集群。 公司将在原有预涂膜为主营的业务框架之下,新增背光膜组用光学膜、硬化膜、反光膜、3D膜、LED匀光膜等光学膜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家电、电力和新能源等领域。 康得新认为,随着国内液晶面板产能的较快增长以及受液晶面板价格走低造成的国际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将带动国内光学膜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光学膜国产化创造了基础,为国内众多参与背光模组用膜生产的企业带来发展机会。 3、航天科技(000901)
集团入主乐凯胶片或锁定光学薄膜业务,大力发展国家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我国航天军工基础材料领域建设,并称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定位光学薄膜平台,在新材料领域,将以聚酰亚胺材料为切入点,全力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4、南洋科技(002389)
南洋科技(002389)投向“年产2万吨光学级聚酯薄膜项目”和“年产5000吨电容器用聚酯薄膜项目”。南洋科技是目前国内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的主要供应商,而公司计划投建的光学膜在薄膜技术、生产设备等方面与公司此前的产品有一定的相通性。 公司项目生产75μm-350μm中厚型光学级特种聚酯薄膜,主要用于高端液晶显示器材中的扩散膜、增亮膜、反射膜、抗静电保护膜、触摸屏中的保护膜,以及软性显示器用膜等场合。目前国内光学膜的产能较小,基本依赖进口,项目的前景看好。 5、莱宝高科(002106)
国内触摸面板龙头、享受产业高速成长:公司在ITO 导电玻璃领域积累多年,直到如今通过间接向苹果供货体现出了坚守的价值。由于触控屏领域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和经验,公司在这两方面的优势明显。随着 Glass电容屏产能继续吃紧,上游材料商将享受产品供不应求带来的溢价效应。公司未来中小尺寸持续扩产,中大尺寸项目将成为未来亮点。我们认为莱宝高科为国内触摸屏最值得投资的标的。 6、超声电子(000823)
乐Phone 电容屏独家供应商:超声电子为联想乐Phone 供应触摸屏,但目前良率水平对获利贡献不大,未来扩产良率能否提高到使获利贡献较大仍需观察。 7、宇顺电子(002289)
STN 转做触摸屏难度不小:公司从主营STN 转向触摸屏符合市场趋势,但触摸面板所需的人才和电路设计能力将考验公司。溅镀制程的良率和玻璃基板的大小可能会限制公司产能迅速扩张和成本良好控制,短期内触摸屏对公司贡献可能有限。 8、锦富新材
继续看好光学膜切割市场:公司希望凭借其在在光学膜上的切割工艺经验,透过日系OCA 胶切入苹果供应链;但3M 明年在苹果OCA 胶市场应仍保持70%以上的市占率,且切割基本不外包。因此公司只能在不到30%的市场中与台厂竞争,且其切割难度较高良率控制不易。我们对公司未来在光学膜切割市场的增长持较乐观看法,但OCA 胶及导光板对公司未来获利贡献保持较中性看法。 9、深天马 A
上天马基础扎实,深耕中小面板市场:公司近日回购上天马,未来可能将武汉、成都均并入其中。除去重组价值外,上天马扎实的基础使得公司收益不少,但公司转产触摸屏在玻璃基板厚度、溅射制程瓶颈、代线数并非最经济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此外AMOLED 仍需要更长时间观察未来前景。 10、ST天龙
光学膜制造良率原材取得为关键:公司进军光学膜领域,由于良率是最关键问题,因此需要时间磨合设备、人员,另外在原材料获取、下游通路拓展等方面也需持续努力。增亮膜市场较难获利,而扩散膜此前亚太地区失败案例不少(尤其是韩国厂),公司未来获利不确定性高。 11、大东南
收购宁波万象显现效益,盈利主要来自控股子公司的电容膜产品。收入结构中近60%来自BOPP和BOPET膜,毛利结构中近50%来自BOPP电容膜。下半年年1.2万吨生态型食品用复合膜项目投产,明年6万吨新型功能性BOPET包装薄膜项目投产,预计新增产能若以正常盈利水平计可带来同比目前盈利的收益。光学膜市场的巨大前景 已经吸引了多家上市公司进入
电容屏光学膜概念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