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资讯 NEWS

炫光膜:3D玻璃表面装饰解决方案,伯恩、蓝思都在布局

16 2018年8月16日
源于:新材料在线 浏览: 999+ 次
分享: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和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手机后盖去金属化趋势明显加快,玻璃后盖凭借着高颜值成为手机终端的新宠。

如有关数据所示,在近一年国内畅销手机TOP 50的机型中,使用金属后盖的机型数量正在不断下降,而使用玻璃后盖的机型数量则不断上升。


随着年轻一代群体的审美升级,消费者对手机外观和质感的追求不断提高,纯色的手机外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人们更加追求手机外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定制化,在此背景下,玻璃表面装饰技术应运而生。

手机玻璃表面装饰方法及效果分析

GDM方案中的3种玻璃装饰工艺,它们共同的问题是良品率低,导致成本偏高。

GDF方案中玻璃与炫光膜贴合的工艺则有良品率高、成本低、设计灵活的优点,成为目前主流的玻璃装饰方式。

炫光膜加工工艺及结构


UV转印:利用UV转印胶水与金属不粘的特性,通过模具在基材上做出纹理效果。

PVD:在真空条件下,在基材的纹理侧沉积亮度和颜色。

丝印:把油墨印刷到基材纹理侧的表面并固化,使得图案更加牢固,经久耐用。

模切:将基膜裁切成3D玻璃相应的形状和大小,得到相应的炫光膜。

炫光膜将3D光学纳米纹理,PVD,盖底颜色都在PET基膜上做好,然后采用专用的治具通过加热吸真空的方式与3D玻璃贴合。既可以满足金属颜色的质感,还可以实现各种3D纳米纹理与PVD的搭配,真正实现智能手机3D盖板的内涵。

炫光膜应用难点

目前,炫光膜应用的难点主要有:纹理设计复杂、配套设备成本偏高、与3D玻璃贴合困难,具体如下表所示。

展望后续市场景况,随着市场标准化的膜系设计开始普及,贴合加工工艺也将快速标准化,可以使得炫光膜行业在模具和设备上的费用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之前在该领域有深度布局的厂商也将明显受益。

炫光膜产业链全景图及市场规模

随着3D玻璃成本的不断下降,其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随之提高。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上的3D玻璃盖板出货量已经突破1亿片的规模,整体出货达到了1.2-1.4亿片,预计全年的出货量极有可能突破3亿片。

炫光膜作为3D玻璃的主流装饰方式,其需求量与3D玻璃的出货量基本成1:1的关系。随着手机3D玻璃后盖市场的不断兴起,炫光膜行业也将迎向新的高度,市场空间广阔。